首页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及历史故事范文五篇

历史故事 |

时间:

2023-11-04

|

推荐访问

【www.hes-bj.com--历史故事】

第1篇: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及历史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家,他开创了唐朝的鼎盛时期,被后人称为“贞观之治”的缔造者。他出生于隋朝开皇十七年(598年),是李渊的次子,母亲是太穆皇后窦氏。他少年从军,曾参与救援被突厥围困的隋炀帝,显示了他的勇敢和智慧。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李世民作为左大都督,率军平定了多个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和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夺得了皇位继承权。不久,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为帝,是为唐太宗。他在位期间,只使用一个年号——贞观。他虚心纳谏,广招贤才,重视法制,节约用度,使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繁荣稳定。他又善于用兵,先后灭亡了__和薛延陀等北方民族的威胁,与吐蕃和亲结盟,设立安西四镇保护西域安全,多次征讨高句丽和新罗等东方国家,使唐朝的疆域达到了空前的广阔。他还被九姓铁勒、西域诸国国王、吐火罗叶护尊称为“天可汗”,成为首位天可汗。

李世民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位文化家。他爱好文学和书法,自幼受到儒家经典的教育,精通《诗经》《论语》等书。他喜欢与文人墨客交流思想,设立了十八学士馆供他们讲学切磋。他本人也是一位不俗的诗人,有《帝京篇》《九思》等名篇传世。他的书法也颇有造诣,擅长行书和草书,其真迹今仅存晋祠之铭并序碑刻。他还重视教育事业,设立国子监培养人才,下诏编纂《隋书》,并亲自主持《贞观政要》的撰写。

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627年-649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和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是唐代乃至中国历史上最享负盛名的皇帝之一,也是为后世争相效仿的明君典范之一。他的治国理念和政绩受到了历代史家和文人的赞誉,被誉为“文武圣皇帝”。他在位时期,唐朝与周边国家和民族的关系也比较和谐,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的大一统局面。他对外交往也十分重视,派遣使节出访西域、南洋、日本等地,接纳了各国的朝贡和来访,使唐朝的国威和文化影响力达到了顶峰。

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51岁。他与元配文德皇后长孙氏合葬于昭陵。他死后,太子李治继位为帝,是为唐高宗。李世民死前曾立下遗诏,规定了皇位继承制度和禅让制度,以防止兄弟争夺皇位的悲剧重演。他还规定了自己的谥号为“文皇帝”,后来又被加上“武”“圣”“大”等字,最终定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他的庙号为太宗,是唐朝第一个使用“宗”字作为庙号的皇帝。

李世民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人物,他有着矛盾而又和谐的气质。他既是一个英勇善战的军事天才,又是一个博学多才的文化人。他既是一个雄心壮志的开拓者,又是一个仁爱宽厚的明君。他既是一个冷酷无情的政治家,又是一个多情温柔的情人。他既是一个崇尚儒家的正统者,又是一个包容异族的开明者。他既是一个自信自强的民族英雄,又是一个虚心纳谏的谦逊者。

李世民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一帝,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他有着超凡的智慧和才能。他从小就显示出了过人的聪明和学识,精通经史兵法诗文书法等各种学问。他在军事上更是无所不能,无论是战略谋划还是战术指挥,无论是单骑救主还是六路出击,无论是城下之盟还是反击突厥,都展现了他的军事天赋和英雄气概。他在政治上也表现出了高超的手腕和眼光,不仅能够平定内乱,统一天下,还能够广纳贤才,任人唯贤,制定良法,施行仁政,开创了贞观之治这样一个历史上罕见的盛世。

二是他有着坚定的信念和理想。他从小就立志要为国为民做出贡献,不满足于隋朝末年的混乱和腐败。他在晋阳起兵时就发誓要“除暴安良”,“匡扶汉室”,“恢复中华”。他在玄武门之变后也没有沾沾自喜,而是立即着手整顿朝纲,改革弊政,恢复秩序。他在位期间也没有因为功成名就而放松警惕,而是不断地求知若渴,虚心听取各方意见,力求完善自己和国家。他对自己和后代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和期望,希望能够继承和发扬先王之道。

三是他有着宽广的胸怀和视野。他不仅关心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和发展,也关心周边国家和民族的安全和繁荣。他不仅尊重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传统,也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他不仅与周边国家和民族建立了友好和平的关系,也与远方国家和民族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他不仅推动了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科技的进步,也促进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和科技的交流和发展。他不仅是中国的皇帝,也是天下的天可汗。

四是他有着真诚的情感和人格。他不是一个冷漠无情的暴君,也不是一个虚伪狡诈的阴谋家。他是一个有着血肉之躯和感情之心的人。他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妻子、儿女、亲友、臣民都有着深厚的情感,他对自己的敌人、对手、异族、外国人也有着尊重和同情。他是一个有着道德和良心的人,他对自己所做过的错误和罪过都有着悔恨和忏悔,他对自己所受过的恩惠和帮助都有着感激和回报。

李世民是一个好的皇帝,至少是一个比较好的皇帝。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是他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结束了隋朝末年的混乱和分裂,建立了统一和强大的唐朝,开创了贞观之治这样一个历史上罕见的盛世。他扩大了国家的疆域和影响力,使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和最文明的国家之一。他推动了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科技的进步,使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和最开放的文化中心之一。他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和典范,使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和最令人向往的时代之一。

二是他为百姓和臣民做出了良好的榜样。他尊重百姓的利益和意愿,减轻赋税,兴利除弊,使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繁荣稳定。他重视臣民的才能和忠诚,广纳贤才,任人唯贤,使臣民尽忠尽能,政府高效廉洁。他虚心纳谏,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使百姓和臣民都有发言权和参与感。他恭俭节用,身体力行,使百姓和臣民都有学习效仿的榜样。

三是他有着卓越的人格魅力。他有着英勇善战的军事天才,博学多才的文化人,雄心壮志的开拓者,仁爱宽厚的明君,冷酷无情的政治家,多情温柔的情人等等多重身份和气质。他有着超凡的智慧和才能,坚定的信念和理想,宽广的胸怀和视野,真诚的情感和人格。他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人物,但又不失坦荡和真实。他是一个让人敬佩、钦佩、羡慕、喜欢、爱慕、怜惜、同情、惋惜等等各种情感都能够产生共鸣的人物。

当然,李世民也不是完美无缺的皇帝,他也有着自己的错误和罪过。比如玄武门之变中杀害自己兄弟夺取皇位继承权;比如对自己儿子李承乾等人过分溺爱导致后来发生太子之争;比如对自己妻子长孙皇后过分依恋导致后来对武则天产生了感情和信任;比如对自己的功臣李靖等人过分信赖导致后来被他们牵制和欺瞒;比如对自己的敌人突厥等人过分宽容导致后来他们反复无常和背信弃义;比如对自己的身体过分忽视导致后来病重不起。这些都是李世民的不足之处,也是他的人性之处,也是他的悲哀之处。

总之,李世民是一个好的皇帝,但也是一个有缺点的皇帝,也是一个有情感的皇帝,也是一个有悲剧的皇帝。他是一个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皇帝,但也是一个值得我们理解和同情的皇帝。他是一个不可复制和超越的皇帝,但也是一个不可否定和忘记的皇帝。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也是一个永恒的传奇。

第2篇: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及历史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祖籍陇西成纪(今秦安县北)。

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济世安民”。太宗是他死后的庙号。他不仅是唐朝帝王,而且是唐朝的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公元626年,李渊退位为太上皇,世民继位。他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唐太宗生于开皇十八年(公元599年)京兆武功,是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的次子。公元614年取妻长孙氏(登基后称长孙皇后)。公元617年李世民随父亲、刘文静起兵反隋,攻长安、并且灭隋。李世民被封为秦王。此后,李世民频繁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剧势力,杀薛仁杲,败宋金刚,刘武周。在虎牢之战中,一举歼灭中原两大势力王世充和窦建德。李世民从此威名大震,尤其是在虎牢之战后进入长安时,受到了部分军民以皇帝礼仪招待。被李渊封为“天策上将”。公元626年,李世民在长安宫城玄武门发动政变,杀了李建成、李元吉和侄子,强迫高祖让位,自己即位为帝,次年改号为贞观。

李世民即位十二天,北方一个强大的民族突厥发兵南下,打到离长安四渭水岸边,隔河责备突厥违盟。突厥见无隙可乘,再度结盟退兵。公元629年,李世民命李靖率领十几万大军北伐突厥。次年唐军大败突厥,俘获男女十五万人,捕获颉利可汗,__亡。此后,“四夷君长”奉唐太宗为天可汗。641年嫁文成公主给土蕃的松赞干布。唐太宗善于治理国家,推行府兵制、租庸调制和均田制,并积极推行科举,注重选拔人才,他说:“国君要当好,必须先让百姓能过日子。如果为了自己而损害百姓,象割腿肉喂肚子,肚饱人也死了。”

贞观初年,关中等地连续三年发生灾情,太宗下令开仓赈民。结果,灾荒过后,家家仍有余粮。太宗还命令取出皇家府库的金粮布绵。赎回卖身为奴的灾民。

唐太宗非常欣赏大臣魏征说的“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警语,所以和宰相议事时,都叫谏官参加;对敢于指出皇帝过错的,有时还破格奖赏。他曾对三省的官员说:“随我旨意办,没有一句不同的意见,这怎么行呢?今后有诒敕不合适的,必须指出,不得知而不言。”公元649年,唐太宗得病,医治无效,命太子李治到金液门代理国事,李世民于649年病重时,告诉太子李治,自己一生虽功大于过,但“要和尽善尽美相比,那可惭愧得很哩”,同年7月逝于长安含风殿。葬于今陕西西礼泉县东北50里的昭陵。谥号为“文皇帝”。

唐太宗晚年著《帝范》一书告诫太子,其中总结了他一生的政治经验,对他自己的功过进行了评述。他还精擅书法,以行书写碑,名作有《温泉铭》、《晋祠名》等。

第3篇: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及历史故事

一代楷模

成语一代楷模是李世民夸赞李靖的话:

李靖觉得自己在朝廷任官多年,功劳不小,受到的封赏也不少,应该急流勇退,早点解甲归田,免生后患。所以趁唐太宗派他去访察民俗的机会,说自己的脚有毛病,奏请退休归家。唐太宗见他的奏书写得十分恳切,便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派中书侍郎牟岑少去传他的旨意说:“我看自古以来,身居富贵而能知足的非常少,不论是愚人还是智者,都莫能自知。有些人没有什么才能,却硬是要占据官职;就是有了病。也勉强留着不肯辞官,李靖能识大体,实在可嘉。我如今批准你的请求,不仅是成全你的志向,还想把你作为一个时代的模范人物。”

房谋杜断

《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说:唐太宗同房玄龄研究国事的时候,房玄龄总是能够提出精辟的意见和具体的办法,但是往往不能作决定。这时候,唐太宗就必须把杜如晦请来。而杜如晦一来,将问题略加分析,就立刻肯定了房玄龄的意见和办法。房、杜二人,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出计谋,一个善于作决断,所以叫做“房谋杜断”,形容他们各具专长而又各有特色。

改名世民

据两唐书的太宗本纪,李世民曾经于四岁时与父亲李渊郊游时,见一识相术之士,其相士先赞李渊为贵人,又赞世民,说其“凡二十岁,必能济世安民”。李渊后遍寻相士不获,并将其改名为李世民(亦即李世民本名可能并非李世民)。

箭术无双

史书记载,李世民年轻时力大无比,随身兵器中,最有名的是一张两米长的巨阙天弓。

李世民有次与敌对战前,仅率领一名骑兵一起充当侦查工作。途经一处草原高地,因为太累与士兵一起睡着,被敌人发现,本来意欲围杀李世民。此时突然有一条蛇追老鼠,奔到骑兵脸上,惊醒骑兵,才发现身边都是敌人,于是李世民与骑兵上马逃亡,李世民本人左右开弓,百发百中,终于逃出追击。

虎牢关之战时,李世民对尉迟恭说:“我拿着弓箭,你手持马槊相随,即使有百万大军又奈我如何!”足见他对自己箭术的自信。

李世民继位前曾任天策上将,设天策府。李世民继位后在苑囿内狩猎,有一群野猪奔了出来。李世民四箭射杀了四只,但还是有一头雄壮的公野猪冲到近前。吏部尚书唐俭慌忙下马,与之搏斗。李世民拔剑砍死野猪,笑着对唐俭说,“天策长史,不见上将击贼耶?何惧之甚!”原来唐俭曾任天策府长史。唐俭当即回答道:“汉祖以马上得之,不以马上理之。陛下以神武定四方,岂复逞雄心于一兽!”李世民觉得唐俭说得有理,于是停止了狩猎。

小鸟依人

成语小鸟依人出自唐太宗之口:

褚遂良是唐朝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博采众长,变化多姿,自成一家。因为精通书法,被魏徵推荐给唐太宗,并受到太宗的赏识。

唐太宗任命褚遂良担任起居郎一职,专门记载皇帝的言行起居。有一次,唐太宗问褚遂良:“你每天记载我的言行起居,我可以看看吗?” 褚遂良回答说:“如今设立起居郎的职务,如同古代的史官,善行恶行都要记录在案,以督促皇帝不犯错。我从未听说皇帝本人要看这些内容的。”唐太宗又问道:“如果我有不好的言论、行为,你也要记下来吗?”褚遂良回答说:这是我的职责所在,您的一言一行,我都要记下来。”

不久之后,唐太宗对长孙无忌说:“我今天要当面评论你们的功过得失,引以为鉴,使你们警惕。说者没有过错,听者自己改过。”说完他就看着长孙无忌说:“你善于避嫌、随机应变,但是领兵打仗不是你的长项。高士廉博览群书,悟性很高,临危受难不变节,做官也不拉帮结派,但是缺少直谏的勇气。”唐太宗将朝中大臣评论一番,最后说到了褚遂良。唐太宗说褚遂良在学问方面大有长进,性格很刚直,对朝廷忠心,对我很有感情,平时一副飞鸟依人的模样,我很是怜爱他啊!”

唐朝皇位之争

在大唐创立的艰巨过程中,李渊的几个儿子都发挥了各自的作用。李渊在山西期间,十七八岁的长子李建成留居河东(今山西永济蒲州镇)照顾家小。

唐朝制度中比较出名的一个就是户籍法,那么,什么是户籍法呢?户籍法对于唐朝时期的民众又有何作用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唐朝制度户籍法。

武德七年(624),唐颁布新制,包括官制、户籍法、均田制及租庸调法三部分内容。新户籍法规定,民户均以100户为里,5里为乡,4家为邻,5家为保的`方法组织起来。

户籍法规定:男女始生为黄,4岁为小,16岁为中,21岁为丁,60岁为老。国家3年一造户籍,户籍包括人口、年龄、土地、身份、户等、课税等项。

古代劳作的民众

户籍法还列有皇族、奴婢、僧道等特别身份籍。户籍法规定,士农工商各司其业,良贱禁婚,贱民世袭,民户不许擅自迁徙等条款项。唐初颁行的户籍法,将农民牢固地束缚在土地上。

可见,当时的百姓就这样被唐朝制度户籍法锁定在了土地上。

李渊决定起兵后,建成被密召到太原,和世民共同带兵打下了西河郡,又与世民一起领兵进入关中。李渊称帝后,建成以嫡长子被立为太子。由于皇储的地位,他没有亲自率兵参加东征西讨统一全国的各次战役,但他也具有一定的军事才能。武德五年末他带兵平定了刘黑闼的第二次起义,并在魏征的帮助下,迅速稳定了山东局势。李世民是高祖的第二子,少好弓矢。大业十一年(615)李渊受命为山西河东抚慰大使,便把16岁的世民也带到了太原。

在李渊身边,世民熟悉了战争和统治阶级内部政治 斗争,获得了较多的军事知识和政治 斗争经验,在唐初削平群雄、统一全国的战争中,李世民立下了许多战功,声誉越来越盛,权势越来越大。特别是武德四年(621)一举击败了窦建德,逼降了王世充,更成为一位威震四海,人心瞩目的人物。高祖封他为天策上将。而他本人更是努力培植自己的势力。作为皇位继承人的太子李建成,由于李世民勋业日盛,中外归心,感到对自己地位的威胁越来越大。太子建成亦知世民终不肯为人下,于是以世民为一方,以建成、元吉为另一方,展开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武德九年(626),终于发生了弟兄交锋——玄武门之变。

唐朝统治阶级注重音乐

唐高祖李渊于武德九年(626)正月,诏令时任太常寺少卿的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祖孝孙负责修订雅乐。因祖孝孙曾在隋朝做过官,并且熟习梁、陈、齐周及隋朝旧乐、吴楚之音及吴戎之伎,所以他仔细斟酌南北音乐,并考证古音,历时二年半,于贞观二年(628)六月,作成《大唐雅乐》,修定过的大唐雅乐以十二月各顺其律,以旋相为宫,制定12乐,总共32曲,84调,祖孝孙恢复已亡绝很久、世人都不懂的旋宫之义,对其前的音乐保留作出了贡献。

《大唐雅乐》的修订,打破了南北胡汉音乐的界限,将南北胡汉音乐融于一体,在古代宫廷音乐史上有重要地位。

第4篇: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及历史故事

唐贞观年间,在太宗李世民的倡导之下,朝廷开展了大规模的人才选拔推荐活动。由于这个活动规模声势宏大,就有人打算浑水摸鱼。太宗听说有人谎报官阶和资历,就命谎报的人自首并警告说,如果不自首,一经查出,便处以死刑。

过了不久,有一个谎报资历且不自首的人被抓了。唐太宗将他交给大理寺处理,大理寺根据国家的法律,将这个人判处了流放。

太宗听说这件事以后,就把大理寺少卿戴胄找了过来,问他:“你应该知道我当初下的诏书上说,不自首的人处死刑。现在,你判处他为流放,这不是向天下人表示我说话不算数吗?”

戴胄回答说:“要是陛下当时就杀了他,那是陛下的事。但是,现在你既然已经把他交给大理寺处理了,我就不能违背法律。”

太宗问戴胄:“那么,你自己遵守了国家法律,却让我失信于天下人吗?”

戴胄说:“法律,是国家用来取信于天下的保证,国家的信用才是最大的信用。您所说的话,只是当时凭着一时的喜怒讲出来的。陛下一时发怒,想要杀死他。后来知道不能这样,才将他送给大理寺按照法律处置。这正是您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的结果。我觉得陛下的做法非常可贵,因此很值得珍惜。”

听了戴胄的这番话,太宗说:“在我认识有误的地方,你能够纠正我,我非常感谢你。”

于是,唐太宗李世民改变初衷,同意了大理寺的判决。

第5篇: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及历史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是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号贞观。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他是杰出的军事家,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后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让位,李世民即位。即位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成为中国史上著名的明君。

李世民于公元598年(隋文帝开皇十七年)农历十二月戊午日(一说公元599年,开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日),出生在今陕西武功的李家别馆,父亲是时任隋朝官员的李渊,母亲是北周皇族窦氏。李世民4岁的时候,家里来了一位自称会相面的书生,对其父李渊说:“您是贵人,而且您有贵子。”当见到李世民时,书生竟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岁时,必能济世安民。”李渊便采“济世安民”之义为儿子取名为“世民”。童年时代的李世民聪明果断,不拘小节,接受儒家教育,学习武术,擅长骑射。

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李渊建立唐朝后,立李建成为太子。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 长兄皇太子李建成知道李世民终不肯屈为人臣,而李世民也认为是自己奠下唐朝开国的基业,遂与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猜忌日深,两派大臣之间互相倾轧。李建成曾经下毒谋害李世民。其中宰相裴寂、谋士王珪、魏徵、东宫卫士将领薛万彻等追随李建成、李元吉。

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事变来登上皇太子之位的。626年6月,李世民在宫中玄武门设伏,将至此的太子与李元吉射杀。同时,李世民令其部将率军将太子和齐王的所有子嗣,无论长幼,一律追杀至死。此时的李世民因为手握重兵,唐朝当时能征善战的将军都在其麾下任职。甚至连宫中的部将也不敢违抗李世民的命令,于是李渊只能目睹自己除李世民这一脉以外的后代被全部处死,两个月后,李渊选择禅位,仰其鼻息而赖以生存。

李世民十分重视吏治的清明,曾命房玄龄省并冗员,派李靖等13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国,考察风评;又亲自选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并将其功过写在宫内屏风上,作为升降奖惩的依据。另又规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宿中书省,以便随时延见,垂询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百官遂自励廉能,直接提高政府效率。

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与后来李隆基的“开元盛世”并肩而立。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由于他在位时年号为贞观,所以人们把他统治的这一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时期。

以功业比较,唐太宗李世民在历代君王中能独领风骚,不仅因为他卓越的文治才能,造就了历史上繁荣的“贞观之治”,更因其有远击漠北的进取精神,而此种精神,华夏古代君王中确实无出其右者。唐朝开国君主是高祖李渊,不过打天下的头号功臣是他的次子唐太宗李世民。毛泽东点评历代兵家时,曾对他盛赞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

贞观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不歧视商业的封建王朝,不但不歧视,还给商业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这进一步地体现了李世民将眼光放到很远。在李世民政府的倡导下,贞观王朝的商业经济有了迅速和长足地进展,新兴的商业城市象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当时世界出名的商业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国。除了沿海的交州、广州、明州、福州外,还有内陆的洪州(江西南昌)、扬州、益州(成都)和西北的沙州、凉州。首都长安和陪都洛阳则是世界性的大都会。

唐帝国除了接受大批的外国移民外,还接收一批又一批的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先进文化,仅日本的官派的公费留学生就接收了七批,每批都有几百人。民间自费留学生则远远超过此数。这些日本留学生学成归国后,在日本进行了第一次现代化运动 ――“大化改新”,也就是中国化运动,上至典章制度,下至服饰风俗,全部仿效当时的贞观王朝,使处于原始部落状态的日本民族平空跃进了一千年。

李世民酷爱书法,其书法以隶书见长,并且酷爱书法名品《兰亭序》,亲自写《晋书·王羲之传赞》。贞观十四年,李世民将自己的真草书屏风以示群臣,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尝谓朝臣曰:“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犹胜弃日。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又云:“吾临古人之书,殊不能学其形势,惟在其骨力。及得骨力,而形势自生耳。

延伸阅读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经典的中国传统历史故事集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11-27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整理一个你最喜欢的古代历史故事(合集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11-21
故事:通过叙述的方式讲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或是陈述一件往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简单的中国历史故事【汇编四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3-11-18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代历史故事初中生锦集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11-15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经典的历史故事四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3-11-10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蕴含中华美德的历史故事【汇编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3-11-08
中国共产党自发展以来涌现出了很的的英雄人物和事迹。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革命历史故事500字范文(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11-07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代历史故事初中生(合集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11-07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国外名人历史故事范文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11-04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唐太宗李世民简介及历史故事范文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11-04
  •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