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司法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精选9篇

【www.hes-bj.com--工作总结】

【篇1】司法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也是第二个法治政府建设纲要实施的起步之年。为健全完善法治政府建设制度机制,以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目的,进一步强政治、重法治、促改革、惠民生、优营商、防风险,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政法系统服务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十项措施》的通知〔甘政法发(2021)76号〕和“甘肃省司法行政系统助力园区企业发展工作推进会”的精神和要求,2021年8月26日由榆中司法局分管副局长带队,带领法治、普法宣传、公共法律服务、基层、援助中心、公证、巍峰律师事务所等各处室的工作人员,会同和平司法所、和平工业园区管委会等相关人员,一行二十余人,深入到和平工业园区,兰州雨中情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兰州蓝天遮阳网厂、中意门业等重点企业开展法律服务宣传活动。

  活动主要以开展法律咨询,普法宣传、公证服务、法律援助为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为主要方式,让园区各企业真正享受到“一站式”、“一对一”的精准法律服务。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引导企业规范管理、合法经营,积极帮助园区企业有效预防、化解经营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同时召开座谈会,由各部门工作人员向园区企业负责人及职工代表宣讲了公证、律师、法律援助、矛盾纠纷的调解等法律服务程序和服务方式;对企业办理行政许可或遇到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行政执法程序不当、执法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等情况时如何解决,向各企业讲解了帮助渠道,并提供了监督电话。

  县司法局的这一举措,为园区企业在经营管理、知识产权的保护、资产运用流转、权利救济、合同纠纷的解决、域外经营权利保护、重大资产重组并购、财产信托、金融衍生品交易等业务,及保险、融资担保、资产管理、商业和银行业务等诸多方面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同时宣讲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解读了我省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关政策,为我县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园区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在这次助力园区企业发展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司法行政职能优势,以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了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以无障碍、零距离、全方位为园区企业、员工和群众提供了高效便捷、精准及时、普惠均等的公共法律服务,切实

  开展这次活动,也使司法行政系统教育整顿,进一步固魂铸剑、为民办实事、为企业解难题工作得到了充分体现。

【篇2】司法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司法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自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贵港市及我市有关优化营商环境文件及会议精神,结合部门实际,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为我市营造的.法治营商环境。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推进情况

  (一)注重作风整治,加强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警“五查整顿专项行动”,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内开展问题大查摆活动,深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梳理出队伍建设、工作程序、业务延伸、服务能力等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并针对问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进一步解决理想信念、纪律作风、责任担当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形成正风肃纪长效机制,努力建立一支信念坚定、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司法行政干部队伍,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政法队伍满意度,为我市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二)创新法制宣传,助推优化营商。一是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七五”普法内容,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二是积极推进法治进机关创建,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的优势作用,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机制,用良好的行政环境和法治环境吸引外来投资,邀请了广西君望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全市26乡镇分管法制宣传领导、依法治市成员单位分管领导授课,内容包括《监察法》和新修订《宪法》。三是积极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围绕工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利企惠民政策,聚焦影响市场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开展“法律进企业、进园区”活动,深化法治园区、法治企业创建活动,提高各类市场主体的法治化建设水平。四是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好环保专项法治宣传,增强企业和群众法治环保意识,促进企业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截止目前,共印发各类宣传资料8000多份,发放法律书籍4000多册,接受宣传教育的群众达8000人次,开展各类法制宣传活动6场次。

  (三)拓宽服务方式,推动企业发展。一是组织律师为我市企业开展送法活动,目前已开展活动4次。三是拓展公证业务,尽量为企业融资公证开通“绿色通道”,目前XX市公证处还没接到企业融资方面的公证;四是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对农民工讨薪或企业纠纷开辟“绿色通道”,坚持优先受理、优先指派,截止目前,已办理各类农民工讨薪案115件。为我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提供了良好法治保障。

  二、“放、管、服”的成效

  为贯彻落实好营商环境“加速度”要求,为我市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根据本局实际,对照改进作风要求,我局及时梳理本单位在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成本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服务窗口人员服务意识得到提高。加强对本单位服务窗口人员服务意识培训,增强为民办事的责任感,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群众投诉率已降低96%。

  (二)落实“一次性告知制”,群众办事效率得到提高。优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制定细化办事一次告知(限时办结)清单,将审批依据、办理形式、办结时限、申请材料、审查方式及标准、办理流程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事项。法律援助办结事项从原来法定的5个工作日,到现在承若时限3个工作日,不断缩短群众办事时限,降低群众维权成本。

  (三)制定完善“一事通办”事项八统一成果表。及时完善了XX市司法行政系统“一事通办”成果表,确保了本级与上级部门事项统一,不断提高司法行政部门群众满意度。

  三、率先在工业园区成立法律服务站,无偿提供法律服务。

  今年7月份在XX市木乐工业园区内成立了法律服务工作站,并指派律师轮流值班,无偿为园区内企业及员工解决各类法律问题,受到了企业及员工的高度赞扬,截止目前,共接受各类法律问题咨询1354人次,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四、法律保障主动出击,切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一是组织律师开展法律服务面对面进企业活动,主动走访相关企业,切实为他们解决在发展上遇到的法律纠纷,及时了解需求,有针对性开展服务活动,为项目落地XX提供法律保障。让企业“走得进、稳得下、做得久”,不断促进XX市经济健康发展。

  二是及时解决企业欠薪引发的职工讨薪事件,切实维稳社会稳定,如贵通新能源事件、华盛酒店、超市等大规模的员工讨薪案,市司法局优先受理、优先指派律师参与,及时稳控,确保社会稳定,企业正常健康发展。

  五、存在的困难

  一是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完善,目前,我市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尚未成熟,运用互联网+网上服务平台进行法律服务还不到位,下一步,我局将补齐短板,不断创新法律服务模式。二是服务意识有待提高,个别干部对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六、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加大“法律惠民服务”的目的意义学习,引导律师和法律工作者领会好精神实质,增强服务社会意识;

  二是落实好政府购买服务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充足人手,积极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三是协调各方,为开展服务创造好的社会环境。

【篇3】司法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根据《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区营商环境优化年实施方案》工作要求,-区司法局以高品质建设法治赫山为目标,以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优化法律服务为抓手,着力提升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优化赫山营商法治环境,积极助推我区企业健康、平稳、有序发展。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建强工作专班

  成立了由一把手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常务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责任股室为成员的区司法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门负责联络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二、建章立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目前已制定《-区行政执法监督办法》、《-区行政执法监督联席会议制度》、《20-年度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计划》等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区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案件台账管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执法人员管理、重大疑难案件听证与集体研究等各项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年度统计报告、案件质量评查、行政执法监督联席会议、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等行政执法监督工作长效机制,使行政执法监督的方式方法更加科学和完善。

  三、强化督导,抓好问题整改督办

  我局对20-年全区行政执法专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案件”,特别是涉企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列出问题清单,督促整改落实,实现问题销号。截至目前,18个“问题单位”已上交整改情况材料,整章建制情况已全部到位。

  20-年5月,我局完成对20-年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做所涉“问题”单位的整改结果和整章建制情况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整改工作不走过场。

  20-年7月,制定了《-区20-年度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暨司法所法制审核业务培训实施方案》。9月15日,开展全区行政执法业务培训,对全区168名行政执法人员进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专题培训,重点解读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

  20-年9月,开展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调研座谈会,着力了解掌握我区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执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0-年11月,督促全区行政执法单位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自查工作,对各行政执法单位法制审核人员进行摸底调查,确保法制审核人员不低于全部行政执法人员的5%。

  对全区行政执法情况开展年度统计。20-年1月至12月1日,区本级各执法部门共办理行政许可案件26565件,行政处罚案件2465件、行政强制491件、行政征收174件、行政检查62607件、行政确认39726件。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共办理执法案件522件,开展执法检查5265人次。今年我区行政执法案件质量得到较大提升,其中优秀案卷21个,合格案卷160个,不合格案卷19个,不合格率仅占9.5%。

  四、畅通渠道,全面清理不规范文件和政府合同

  自《-区营商环境优化年实施方案》发布实施以来,我局在日常的法制审核工作中,严格按照公平竞争审查要求,对文件内容、战略合作协议条款进行全面法制审查,对存在违反市场公平竞争内容的文件或合同直接否决不予通过,确保文件与合作协议中没有涉及设置限制、排斥潜在投资人条款以及保护地方性企业等内容。

  截至20-年12月,区司法局法制审核股审查区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25件,向区人大常委会、市人民政府备案规范性文件22件,全面清理全区规范性文件300余份;办理以区人民政府为被告(复议被申请人)的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案件19件,办结5件;代表区人民政府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5件,办结22件,办理并办结见义勇为确认案件4件;其他合法性审查及处理法制事务59件;配合省市两级立法征求意见和调研7次,审查重大合同30个,起草出台《-区行政执法监督办法》,完成全区重点执法单位200份执法案卷的评查工作,向湖南省司法厅提交了赫山区创建法治示范区县的申报评审资料,开展了全区的行政执法培训,支持步步高等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完成领导临时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

  五、立足需求,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第一,开展系列专题法治宣传活动。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七五”普法内容。4月15日,组织相关单位在秀峰公园北门开展了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法治宣传活动。5月19日下午,联合其他14家单位在汽车东站开展了以“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企业复工复产”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活动共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现场解答咨询200余人次。7月21日,在天意木国和鱼形山风景区开展“宪法进景区”法治宣传活动,向景区工作人员、游客及周边群众发放了《宪法》《社区矫正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公民法律知识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宣传资料,为赫山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12月4日,区司法局在赫山汽车东站开展了“12.4国家宪法日”法治宣传活动,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纳入宣传内容,发放了1000余份宣传资料。同时,要求各乡镇、街道司法所在中心地区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法治宣传活动。另外,今年全区开展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法治讲座共计5次。通过这些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维权意识,引导群众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为优化营商环境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确保国家相关政策和措施落到实处。

  第二,提供优质法律援助,拓展公益法律服务领域。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对农民工讨薪或企业纠纷开辟“绿色通道”,坚持优先受理、优先指派,2020年3月份以来,办理各类农民工讨薪案9件,提供涉企法律咨询服务30余次。

  第三,发挥律师和法律工作者的优势作用。先后印发了《赫山区司法局落实应对疫情惠企政策实施方案》、《赫山区司法局关于成立全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法律服务团的知》《关于深入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服务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实施方案》系列文件。组织辖区内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精干律师、法律工作者组成法律服务团,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专项活动、担任企业的法律顾问等活动,服务团团员按各自的专业擅长领域和业务联系情况搭配业务团队,搭脉企业、对症下药,提出法治化营商优化方案,指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防范化解各类法律风险、助力稳产稳工稳岗、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截至目前,辖区内3个律师事务所、5个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律师和法律工作者担任115家企业的法律顾问,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240余场次。

【篇4】司法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对我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重塑营商新环境的意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对标国际前沿和国内先进水平,从市场主体需求出发,持续打造“办事不求人”政务服务品牌,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二、重点任务

  (一)持续深化“放管服”重点领域改革

  1.持续简政放权,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做好国家出台简政放权决定的衔接落实,开展我省自设行政许可事项清理。推行“一事一次办”改革。探索推进“一照通办”、“一证通办”,减少额外证明和重复提交材料。

  2.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提升企业开办和注销便利度。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持续压缩企业开办时间。2020年年底前,企业开办时间力争压减到2个工作日以内,有条件的地方压减到1个工作日以内。持续压缩市场主体注销时间,降低注销成本。

  3.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全覆盖、全流程、全方位”改革,积极借鉴试点地区改革经验,大力精简审批环节、材料和事项,分类优化审批流程。2020年年底前,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类型、投资类别、规模大小等,分类压缩全流程审批时间,力争最长不超过90个工作日,有条件的地方要进一步压减。

  4.深化不动产登记改革。完善部门间信息共享集成机制。不动产登记、交易监管和税收征缴实行线下“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和线上“一网通办”。2020年年底前,各市(地)实现“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各市县不动产一般登记、抵押登记办理时间压减到5个工作日以内,有条件的地方要进一步压减。

  (二)持续降低市场主体综合成本

  5.助力市场主体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积极支持和组织推动市场主体有序复工复产,全面落实国家和我省出台的各项服务保障复工复产政策措施,努力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影响降到最低。

  6.持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严格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保持新增市场主体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稳健增长。

  7.切实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2020年年底前,涉税事项办理时间再压减30%,80%的办税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基本实现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严格执行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政策。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持续整治乱收费、不合理收费行为;2020年年底前,单个集装箱进出口环节常规收费压减到400美元以内。

  8.有效提升民营企业融资便利度和获得率。全面落实《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二十项政策措施》,推动“政银企保”合作,积极扩大融资供给规模,改善融资结构,提高金融信息服务水平,强化考核激励,提升融资服务效率。严禁在发放贷款时附加不合理条件,减少附加费用。

  9.规范招投标和政府采购行为。全面推行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电子化,全面公开政府采购项目信息。持续开展工程项目招投标和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专项整治。

  10.促进企业跨境贸易便利化。实行一体化通关和“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通关模式。加快推进“单一窗口”服务功能和区域拓展,逐步覆盖跨境贸易管理全链条。2020年年底前,无需安全保密的监管证件全部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办理、联网核查,全面实现无纸化通关作业,推行减免税审批无纸化。

  11.有效降低企业“隐性成本”。从严规范涉企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禁止借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向企业摊派费用、乱收费。最大限度减少涉企调研座谈的数量和时间,能够通过行政机关内部了解的不得开展,能够联合开展的要联合开展。开展“红顶中介”专项整治,审批机关不得以任何形式要求申请人必须委托特定中介机构提供服务。

  (三)持续提升服务企业质效

  12.持续提升服务企业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标准化质量,推进综合性实体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管理,优化“一窗”分类受理和“一站式”功能。推进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2020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对依申请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要素在省市县乡四级统一;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应进必进”,确因场地限制、安全等特殊原因暂不能进驻综合性实体政务服务大厅的,须报同级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政府备案;全面建成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体系,政务服务机构、政务服务平台全部实行“好差评”;具备条件的乡镇(街道)设立政务服务专区或者服务窗口。

  13.深入推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企业提供统一便捷的智能化政务服务。建设智慧化政务服务体系,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推进综合性实体政务服务大厅全面设置自助终端区,逐步实现“不打烊”的政务服务。建立健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各地各部门要对照国家政务服务数据目录清单,梳理、注册和发布政务服务数据共享资源;2020年8月底前,建立省市级政务服务数据目录清单并提供数据共享,基本满足“一网通办”数据需求。中省直部门和单位负责省级垂直业务系统与各级政务服务平台对接,2020年10月底前,完成重点业务系统对接,各地各部门完成本地本部门政务服务系统(包括网上办事大厅和面向企业、群众提供服务的业务系统)与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和“全省事”APP对接;2020年年底前,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政务服务系统“应接尽接”,政务服务数据“应汇尽汇”。

  14.推动“办事不求人”长效化机制化常态化。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推进“办事不求人”工作的指导意见》,让不求人就能办成事成为新常态。

  15.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优化投资项目服务保障。利用市场化手段,强化产业招商、重点招商和精准招商。2020年年底前,全面实现投资审批事项线上并联办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全程线上办理,力争实现投资项目线上核准。全面推行“首席服务员”制度。各级项目保障服务专班或者营商环境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全流程关键点控制,监督相关部门落实落靠服务保障责任。

  16.提升公用事业服务企业质效。对标国内先进水平,优化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用事业服务报装流程,降低报装耗时和费用,推行网上办事,优化企业办事体验。2020年年底前,以市(地)、县(市、区)为单位制定并公布供水、供电、供气、供热报装流程、时间、费用和办事指南;供电企业办理电力用户用电业务平均时间压减到40个工作日以内,实行用电报装“三零”(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服务的低压小微企业办电平均时间力争压减到15个工作日以内。

  17.切实提升涉企政务公开质效。为市场主体提供统一便捷的涉企政策信息获取渠道,推动涉企优惠政策“一窗通办”。2020年年底前,省市县乡四级政府编制完成本级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实行政务过程和结果全公开。

  18.营造亲清政商关系。健全完善营造亲清政商关系制度机制,落实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

  (四)持续提高监督监管质效和水平

  19.加强和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细化明确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集中整顿重点领域市场秩序。2020年年底前,基本实现行政执法机关及时准确公示执法信息、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实现市场监管领域相关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在市场监管领域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

  20.实行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查处快速反应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依法惩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推进中国(黑龙江)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

  21.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行行政审批信用承诺制,实行告知承诺和容缺受理等机制。按照“共享即惩戒”原则,推行市场主体信用承诺信息公示。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大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推进力度。2020年年底前,市(地)信用信息平台全部建成,并实现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完成省信用联合奖惩系统建设并上线应用。

  22.积极推进涉企纠纷多元化解。强化调解、行政复议、仲裁、诉讼相衔接的多元纠纷化解机制,提高涉企纠纷处理效率。提高人民法院对执行合同和企业破产等案件的审判和执行质效。

  23.强化营商环境监督。聚焦企业生产经营的难点痛点堵点,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部门开展专项监督。畅通营商环境投诉举报渠道,依法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持续开展“清赖行动”,治理涉政府产权纠纷问题,坚决杜绝新增“新官不理旧账”和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事项。2020年年底前,“清赖行动”实现存量问题清零;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实现无分歧欠款“应清尽清”。持续强化营商环境巡视巡察。大力开展领导干部破坏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建立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移送机制。

  (五)持续强化保障引领

  24.完善营商环境法规制度体系。加快推进社会信用和政务服务数据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制度建设。清理与“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不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

  25.强化营商环境考核评价的引领和督促作用。加强营商环境目标考评。组织开展对标对表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推进工作。推动营商环境评价向市县延伸,开展市县营商环境试评价。

  26.充分发挥改革“先行区”引领示范作用。大胆先行先试,打造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新区一流营商环境,及时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发挥提升全省营商环境的牵引作用。

  三、组织实施

  27.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担负起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定期研究部署和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中省直部门和单位要研究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推进系统延伸、基层拓展。各市(地)党委和政府(行署)要研究制定系统集成的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充分发挥营商环境主管部门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作用,加强队伍建设,保障与其承担的职责任务相适应。

  28.强化监督激励。通过巡视巡察、督查、营商环境监督等方式,指导和督促各地各部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适当方式通报工作情况。强化结果运用,对工作推进扎实、成效明显的,予以通报表扬和政策激励;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及时约谈提醒,情节严重的严肃问责。研究制定更为完善、可操作的容错免责制度机制。

  29.加强宣传引导。持续深入学习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法规、规章和制度文件,加强对政策措施的宣传、解读和精准推送。新闻媒体要深入宣传优化营商环境的务实措施和典型案例,公开曝光严重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全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篇5】司法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主动接受人大监督评议,充分发挥“一个统筹、四大职能”优势,紧紧围绕我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持续提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为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一、主要工作及成绩

  (一)健全推进机制,建立高效有力的工作体系。一是领导重视,专班负责。“一把手”牵头抓总,班子成员分工协作,依法治市办秘书科牵头协调,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力推进,业务科室分工履职尽责。二是四个纳入,全面推进。将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年度工作要点、法治政府示范市创建指标、“八五”普法规划、司法行政年度工作重点,做到有领导指挥、有机制保障、有目标推进、有考核督导,公开选聘x名法治督察员,对工作情况进行日常监督,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保障有力。

  (二)依法治市牵头,统筹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牵头完成省级评价工作。今年x-x月份,市委依法治市办牵头组织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x家单位,高标准开展全省20***年营商环境评价企业权益保护指标的梳理、填报和整改工作,圆满完成迎检任务。二是法治政府建设平台持续推进。将“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一大板块列入我市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体系,重点加强行政指导、行政调解、行政相对人法律风险防控等工作。搜狐、网易、人民法治网等国家级、省级媒体,先后刊载我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典型事例x余篇次,为营商环境提升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创新府院联动,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新品牌。认真履行市府院联动小组办公室职责,参与起草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常态化府院联动机制的意见》等文件,对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府院联动工作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督导,着力在市场主体联动服务、企业破产联动处置、行业监管联动执法、知识产权联动保护、执行难题联动***等方面发力,推动全市常态化府院联动机制落实落地。温县试点探索建立“执行+公证”工作机制,依法及时有效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最高法院院长周强对我市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省委深改办对我市深化常态化府院联动机制,前移司法服务职能,探索多元化行政争议诉源治理,构建“大复议、小诉讼”模式通报表扬。

  (四)整合系统资源,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法律服务资源优势,在全系统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六大专项行动。一是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惠民生专项行动。建成市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x个,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x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x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x个,选聘法律顾问x名。截止到x月底,***市“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接听量x人次,群众满意率达x%,办理法律援助(法律帮助)案件x件,接受群众法律咨询x人次,为x名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x万元。二是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专项行动。全市成立x个律师服务团,参与服务民营企业公益法治体检活动x人次,体检企业x家,开展政策宣讲x次,提出法律意见x余条,为企业审查合同x余份。三是法治宣传入企入户专项行动。在全系统开展“服务大局普法行”、“助力小微企业、护航***发展”等专项活动,有效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法律援助等资源,就产权保护、税费负担、企业融资等民营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重点问题,开展政策法律法规解读宣传。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x余次。四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专项行动。发挥行政执法监督职能,向社会公布行政执法投诉举报电话,受理涉企行政执法投诉等问题。指导市生态环境局等六个部门完成我市x部地方性法规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制定、修订和公示工作。组织对交通运输、自然资源、市场监管、农业农村、水利、文化广电和旅游等系统开展执法监督检查,x个问题得到反馈整改。通过扎紧监督的“篱笆”,倒逼执法部门拧紧执法的“螺栓”。五是减证减负便企利企专项行动。实行一次性告知、电话预约制度,对简易公证事项,推行公证办理“最多跑一次”、变“当事人跑”为“公证人员代查”,法律服务前延后伸,知识产权保全“私人定制”服务已成为我市公证行业一大亮点。六是涉企矛盾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扎实开展“千名干警进万家为民服务护安宁”专项活动,建立“诉讼与仲裁有机衔接机制”,鼓励和引导商事主体当事人优先选择仲裁调解、仲裁等非诉讼途径解决纠纷,满足广大群众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需求。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x起,调解成功x起。

  (五)对标教育整顿,深化提升服务企业效能。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党史学习教育专项活动为契机,促进服务企业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一是坚持问计于民,突出一个“实”字。广泛收集企业和群众的意见建议,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和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集中推出了十项便民利民惠民举措。二是回应群众期盼,突出一个“便”字。完善“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工作制度,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通道更加通畅。三是满足群众需求,突出一个“贴”字。先后赴***千年冷冻设备有限公司、***力创制动器有限公司、***多氟多化工有限公司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搜集各类意见和建议x余条。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1、服务企业的形式内容还需要不断改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面宽点多,既涉及政府和人大的立法、行政单位的执法、政法部门的司法,还涉及社会面的普法教育和面对企业的法律服务。同时,全市各类企业数量众多,需求千差万别。目前我们的工作覆盖面还不够全,服务形式还不够多样,服务内容还不够精准,督察指导的力度举措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加强。

  2、服务企业的方式方法还需要探索优化。企业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有自己内部的工作管理机制。部分企业管理者在面对劳资关系等企业内部事务时,不大情愿外力介入,个别时候会觉得是给他们添乱。多数企业实行三班倒工作制,深入企业开展普法中个别企业怕影响工人休息、影响内部关系。司法行政机关主动上门服务,还需要不断研究企业规律、企业心理,在服务的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不断研究探索差异化服务方式方法,力争让每一个企业都满意。

  三、下步工作及目标

  一是以这次监督评议为契机,坚持营商环境优化行动中心工作的定位不动摇。持续在创新服务方式上发力,在拓展服务内容上发力,以真情对待企业,以真心服务企业,把职责工作做实,督导工作做细,法律服务做优。

  二是持续开展好司法行政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六大行动。整合资源系统资源,着力在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放管服”服务改革、涉企法治宣传、行政执法监督、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创新方式方法、服务手段、服务内容,切实取得工作实效。

  三是继续发挥“两个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助力全市营商环境发展。充分发挥市委依法治市办公室、市法治政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作用,着力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和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等方面,统筹协调,督导推进,助力全市打造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篇6】司法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根据《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赫山区营商环境优化年实施方案》工作要求,赫山区司法局以高品质建设法治赫山为目标,以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优化法律服务为抓手,着力提升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优化赫山营商法治环境,积极助推我区企业健康、平稳、有序发展。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建强工作专班

  成立了由一把手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常务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责任股室为成员的区司法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门负责联络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二、建章立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目前已制定《赫山区行政执法监督办法》、《赫山区行政执法监督联席会议制度》、《2020年度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计划》等文件;进一步完善了赫山区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案件台账管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执法人员管理、重大疑难案件听证与集体研究等各项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年度统计报告、案件质量评查、行政执法监督联席会议、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等行政执法监督工作长效机制,使行政执法监督的方式方法更加科学和完善。

  三、强化督导,抓好问题整改督办

  我局对2020年全区行政执法专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案件”,特别是涉企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列出问题清单,督促整改落实,实现问题销号。截至目前,18个“问题单位”已上交整改情况材料,整章建制情况已全部到位。

  2020年5月,我局完成对2019年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做所涉“问题”单位的整改结果和整章建制情况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整改工作不走过场。

  2020年7月,制定了《赫山区2020年度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暨司法所法制审核业务培训实施方案》。9月15日,开展全区行政执法业务培训,对全区168名行政执法人员进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专题培训,重点解读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

  2020年9月,开展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调研座谈会,着力了解掌握我区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执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020年11月,督促全区行政执法单位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自查工作,对各行政执法单位法制审核人员进行摸底调查,确保法制审核人员不低于全部行政执法人员的5%。

  对全区行政执法情况开展年度统计。2020年1月至12月1日,区本级各执法部门共办理行政许可案件26565件,行政处罚案件2465件、行政强制491件、行政征收174件、行政检查62607件、行政确认39726件。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共办理执法案件522件,开展执法检查5265人次。今年我区行政执法案件质量得到较大提升,其中优秀案卷21个,合格案卷160个,不合格案卷19个,不合格率仅占9.5%。

  四、畅通渠道,全面清理不规范文件和政府合同

  自《赫山区营商环境优化年实施方案》发布实施以来,我局在日常的法制审核工作中,严格按照公平竞争审查要求,对文件内容、战略合作协议条款进行全面法制审查,对存在违反市场公平竞争内容的文件或合同直接否决不予通过,确保文件与合作协议中没有涉及设置限制、排斥潜在投资人条款以及保护地方性企业等内容。

  截至2020年12月,区司法局法制审核股审查区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25件,向区人大常委会、市人民政府备案规范性文件22件,全面清理全区规范性文件300余份;办理以区人民政府为被告(复议被申请人)的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案件19件,办结5件;代表区人民政府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5件,办结22件,办理并办结见义勇为确认案件4件;其他合法性审查及处理法制事务59件;配合省市两级立法征求意见和调研7次,审查重大合同30个,起草出台《赫山区行政执法监督办法》,完成全区重点执法单位200份执法案卷的评查工作,向湖南省司法厅提交了赫山区创建法治示范区县的申报评审资料,开展了全区的行政执法培训,支持步步高等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完成领导临时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

  五、立足需求,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第一,开展系列专题法治宣传活动。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七五”普法内容。4月15日,组织相关单位在秀峰公园北门开展了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法治宣传活动。5月19日下午,联合其他14家单位在汽车东站开展了以“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企业复工复产”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活动共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现场解答咨询200余人次。7月21日,在天意木国和鱼形山风景区开展“宪法进景区”法治宣传活动,向景区工作人员、游客及周边群众发放了《宪法》《社区矫正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公民法律知识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宣传资料,为赫山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12月4日,区司法局在赫山汽车东站开展了“12.4国家宪法日”法治宣传活动,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纳入宣传内容,发放了1000余份宣传资料。同时,要求各乡镇、街道司法所在中心地区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法治宣传活动。另外,今年全区开展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法治讲座共计5次。通过这些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维权意识,引导群众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为优化营商环境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确保国家相关政策和措施落到实处。

  第二,提供优质法律援助,拓展公益法律服务领域。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对农民工讨薪或企业纠纷开辟“绿色通道”,坚持优先受理、优先指派,2020年3月份以来,办理各类农民工讨薪案9件,提供涉企法律咨询服务30余次。

  第三,发挥律师和法律工作者的优势作用。先后印发了《赫山区司法局落实应对疫情惠企政策实施方案》、《赫山区司法局关于成立全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法律服务团的知》《关于深入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服务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实施方案》系列文件。组织辖区内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精干律师、法律工作者组成法律服务团,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专项活动、担任企业的法律顾问等活动,服务团团员按各自的专业擅长领域和业务联系情况搭配业务团队,搭脉企业、对症下药,提出法治化营商优化方案,指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防范化解各类法律风险、助力稳产稳工稳岗、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截至目前,辖区内3个律师事务所、5个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律师和法律工作者担任115家企业的法律顾问,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240余场次。

【篇7】司法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为深入推动营商环境建设,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优化服务,提升泾县司法局良好社会形象,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围绕解放思想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抓队伍建设,抓职能优化,抓服务质量提升,助力我县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大格局,以实行人性化特色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行风建设水平为目标,简化办事环节、提高审批效率、提升服务效能、严格工作纪律、建立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开展各项工作,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司法行政队伍,以优质服务推进营商环境改善,努力为实施“五大会战”,建设“四个泾县”提供优质的法治环境。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筑牢服务基础。局领导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多次组织会议部署落实,明确专人负责,研究具体推进举措,落实责任,形成工作机制。以推进司法行政机关公共法律服务职能转变、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效能为抓手,创新体制、优化服务,全面提高办事效率,促进法律服务秩序健康发展。实现“一站式办理、一网式服务”。以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实战化服务中枢,提供全面法律服务上下功夫,完善“一站式”实体平台服务模式,提高平台服务效能,在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一站式服务”。有力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依托政府门户网站、泾川普法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进一步畅通互联网沟通渠道,全面公开司法行政政务服务信息,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的城乡不平衡、结构不平衡等问题,努力降低群众办事成本。进一步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量。法律援助办结事项从原来法定的5个工作日,到现在承诺时限3个工作日,不断缩短群众办事时限,降低群众维权成本。

  (二)法律保障主动出击,切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一是组织律师开展法律服务面对面进企业活动,主动走访相关企业,切实为他们解决在发展上遇到的法律纠纷,及时了解需求,有针对性开展服务活动,为项目落地提供法律保障。让企业“走得进、稳得下、做得久”,不断促进泾县经济健康发展。二是及时解决企业欠薪引发的职工讨薪事件,切实维稳社会稳定,如农民工讨薪案,司法局优先受理、优先指派律师参与,及时稳控,确保社会稳定,企业正常健康发展。

  二、工作成效及创新举措

  (一)加大力度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升工作效能。加强对涉企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杜绝侵犯企业利益、不利于正当竞争的规范性文件出台。为进一步从制度层面解决群众和企业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改善营商环境,自5月份起,县司法局根据上级决策部署大力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经过单位自查自清、报市集中审核、反馈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等环节,最终确定在全县13家单位试点开展对105项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相关事项已于7月6日以县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关于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的通知》(泾政办〔2020〕16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创新案件受理、审理等工作机制,完成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和行政复议案件繁简分流审理机制改革工作部署任务。加强学习、培训,全面提高复议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促进行政复议能力、应诉能力建设。提高案件办理效率与质量,着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始发阶段,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减轻行政诉讼压力,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二)加大营商环境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加强法治宣传,深入推进“法律六进”活动,通过举办法律知识专题讲座、培训,向企业普及依法治企理念,增强企业管理者和职工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的意识。利用普法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送法进企业”专项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紧抓宣传不放松,最大限度地确保营商环境的法治化。一是疫情期间,到安徽桃花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展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法治宣传防范疫情活动,助力我县非公企业复工复产,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二是结合“谁执法谁普法谁开展法律服务”活动,联合财政局举办防范非法集资暨地方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月活动。三是在全县范围内组织20余家行政执法单位联合开展“江淮普法行”法治宣传活动,有针对性的将市场经济领域进行宣讲、解答咨询。四是就当前高发的电信诈骗案件类型组织开展电信网络诈骗专题防范宣传,结合发生在广大群众身边的典型案例通过“以案释法”等,提醒各企业时刻紧绷预防电信诈骗这根弦。五是依托普法阵地和普法载体在县域内全面营造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氛围。通过设立宣传栏,张贴海报,悬挂宣传标语横幅,发放宣传资料,发送手机短信平台,各级法治微信群、普法公众号、普法微博推送等方式,确保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法治宣传格局。

  (三)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提升服务能力。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做到及时调处化解。坚持推广“枫桥经验”,做好基层矛盾纠纷的排查登记和化解工作。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协调联动。今年以来,全县各级调解组织共受理矛盾纠纷3048起,调解成功3017起,调解成功率98.98%,预防矛盾纠纷升级191起,预防群体性上访23起148人次,预防各种民转刑案件3起,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职能作用,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县经济社会顺利发展。

  (四)指导公证处加大对民事公证的服务力度,认真办理委托、继承、小额继承、遗嘱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民生公证业务,对老弱病残等困难群众,开展上门服务。搞好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对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申请,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受理。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要求全县各部门严格对照行政权力清单,对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检查事项,建立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法律法规规章没有规定的,一律不得擅自开展检查,将法律法规规章修订情况和工作实际进行动态调整,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三、存在问题

  一是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进行法律服务还不到位。二是服务意识有待提高,个别干部对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从方便企业群众办事角度出发,着力简化优化服务流程和办事材料,方便基层企业群众办事。清理规范各类证照,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取消无谓证明、盖章环节和繁琐手续,切实提高办事效率,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二是加大“法律惠民服务”的目的意义学习,引导律师和法律工作者领会好精神实质,增强服务社会意识;三是对现行有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开展一次集中梳理。结合“放管服”改革、机构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民法典》等清理工作结果,完成全县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要求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对外公开本单位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县司法局及时公布以县政府及其办公室名义印发的现行有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并在县政府网站予以公开,同步提供在线查阅、检索、下载服务等,全方位便利企业群众办事;四是协调各方,为开展服务创造良好的社会营商环境。

【篇8】司法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为深入推动营商环境建设,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优化服务,提升泾县司法局良好社会形象,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围绕解放思想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抓队伍建设,抓职能优化,抓服务质量提升,助力我县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大格局,以实行人性化特色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行风建设水平为目标,简化办事环节、提高审批效率、提升服务效能、严格工作纪律、建立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开展各项工作,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司法行政队伍,以优质服务推进营商环境改善,努力为实施“五大会战”,建设“四个泾县”提供优质的法治环境。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筑牢服务基础。局领导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多次组织会议部署落实,明确专人负责,研究具体推进举措,落实责任,形成工作机制。以推进司法行政机关公共法律服务职能转变、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效能为抓手,创新体制、优化服务,全面提高办事效率,促进法律服务秩序健康发展。实现“一站式办理、一网式服务”。以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实战化服务中枢,提供全面法律服务上下功夫,完善“一站式”实体平台服务模式,提高平台服务效能,在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一站式服务”。有力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依托政府门户网站、泾川普法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进一步畅通互联网沟通渠道,全面公开司法行政政务服务信息,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的城乡不平衡、结构不平衡等问题,努力降低群众办事成本。进一步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量。法律援助办结事项从原来法定的5个工作日,到现在承诺时限3个工作日,不断缩短群众办事时限,降低群众维权成本。

  (二)法律保障主动出击,切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一是组织律师开展法律服务面对面进企业活动,主动走访相关企业,切实为他们解决在发展上遇到的法律纠纷,及时了解需求,有针对性开展服务活动,为项目落地提供法律保障。让企业“走得进、稳得下、做得久”,不断促进泾县经济健康发展。二是及时解决企业欠薪引发的职工讨薪事件,切实维稳社会稳定,如农民工讨薪案,司法局优先受理、优先指派律师参与,及时稳控,确保社会稳定,企业正常健康发展。

  二、工作成效及创新举措

  (一)加大力度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升工作效能。加强对涉企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杜绝侵犯企业利益、不利于正当竞争的规范性文件出台。为进一步从制度层面解决群众和企业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改善营商环境,自5月份起,县司法局根据上级决策部署大力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经过单位自查自清、报市集中审核、反馈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等环节,最终确定在全县13家单位试点开展对105项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相关事项已于7月6日以县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关于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的通知》(泾政办〔20-〕16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创新案件受理、审理等工作机制,完成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和行政复议案件繁简分流审理机制改革工作部署任务。加强学习、培训,全面提高复议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促进行政复议能力、应诉能力建设。提高案件办理效率与质量,着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始发阶段,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减轻行政诉讼压力,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二)加大营商环境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加强法治宣传,深入推进“法律六进”活动,通过举办法律知识专题讲座、培训,向企业普及依法治企理念,增强企业管理者和职工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的意识。利用普法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送法进企业”专项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紧抓宣传不放松,最大限度地确保营商环境的法治化。一是疫情期间,到安徽桃花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展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法治宣传防范疫情活动,助力我县非公企业复工复产,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二是结合“谁执法谁普法谁开展法律服务”活动,联合财政局举办防范非法集资暨地方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月活动。三是在全县范围内组织20余家行政执法单位联合开展“江淮普法行”法治宣传活动,有针对性的将市场经济领域进行宣讲、解答咨询。四是就当前高发的电信诈骗案件类型组织开展电信网络诈骗专题防范宣传,结合发生在广大群众身边的典型案例通过“以案释法”等,提醒各企业时刻紧绷预防电信诈骗这根弦。五是依托普法阵地和普法载体在县域内全面营造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氛围。通过设立宣传栏,张贴海报,悬挂宣传标语横幅,发放宣传资料,发送手机短信平台,各级法治微信群、普法公众号、普法微博推送等方式,确保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法治宣传格局。

  (三)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提升服务能力。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做到及时调处化解。坚持推广“枫桥经验”,做好基层矛盾纠纷的排查登记和化解工作。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协调联动。今年以来,全县各级调解组织共受理矛盾纠纷3048起,调解成功3017起,调解成功率98.98%,预防矛盾纠纷升级191起,预防群体性上访23起148人次,预防各种民转刑案件3起,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职能作用,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县经济社会顺利发展。

  (四)指导公证处加大对民事公证的服务力度,认真办理委托、继承、小额继承、遗嘱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民生公证业务,对老弱病残等困难群众,开展上门服务。搞好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对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申请,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受理。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要求全县各部门严格对照行政权力清单,对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检查事项,建立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法律法规规章没有规定的,一律不得擅自开展检查,将法律法规规章修订情况和工作实际进行动态调整,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存在问题

  一是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进行法律服务还不到位。二是服务意识有待提高,个别干部对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从方便企业群众办事角度出发,着力简化优化服务流程和办事材料,方便基层企业群众办事。清理规范各类证照,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取消无谓证明、盖章环节和繁琐手续,切实提高办事效率,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二是加大“法律惠民服务”的目的意义学习,引导律师和法律工作者领会好精神实质,增强服务社会意识;三是对现行有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开展一次集中梳理。结合“放管服”改革、机构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民法典》等清理工作结果,完成全县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要求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对外公开本单位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县司法局及时公布以县政府及其办公室名义印发的现行有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并在县政府网站予以公开,同步提供在线查阅、检索、下载服务等,全方位便利企业群众办事;四是协调各方,为开展服务创造良好的社会营商环境。

【篇9】司法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近年来,县司法局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列入推进依法治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中之重,按照全县优化营商环境的总体部署和职责分工,紧密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通过精心谋划、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为优化全县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队伍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警,在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内开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深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梳理出队伍建设、工作流程、服务能力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并针对问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进一步解决理想信念纪律作风、责任担当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形成正风肃纪长效机制,努力建立一支信念坚定、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司法行政队伍,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政法队伍满意度。

  (二)积极推进依法治县常态化

  1.加强组织保障,高位推动依法治县工作进程。一方面,紧扣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这个关键,党政主要负责人及时审阅依法治县、法治政府建设相关文件,高位推动法治建设、调度法治建设工作,为法治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另一方面,县委依法治县委员会分别于2019年、2020年召开了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一、二次会议,对全面依法治县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听取了依法治县和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印发了依法治县工作要点等文件,确定了全面依法治县重点任务分工和举措。

  2.创新法治宣传,助推优化营商环境。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 普法内容,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二是积极推进法治进机关创建,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的优势作用,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机制。

  3.积极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围绕工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利企惠民政策,聚焦影响市场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开展“法律进企业、进园区”活动,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劳动合同法》《中小企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引导市场主体合法经营、依法维权,协助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培育企业法治文化。

  4.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好环保专项法治宣传,增强企业和群众环保意识,促进企业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每年印发大量的宣传资料,近几年来,发放《宪法》《民法典》等法律书籍20000册,入户宣传1000余次,解答群众法律困惑咨询1000余人次,受教育人数达10万余人次,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提升服务效能

  1.深化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放管服”暨政务服务“一次办结”改革。一是实施到位,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我局于2020年9月份印发了《关于梳理公布保留证明事项清单及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通知》,对全县各行政执法单位的证明事项清单进行梳理备案30项;2021年4月份印发了《关于报送证明事项告知承诺有关工作情况的通知》,对全县各行政执法单位的证明事项清单进行梳理备案24项,并在政府门户网上进行了公示。二是落实到位,加快放权赋权工作。一是我局于2020年7月23日已正式下发《临武县乡镇赋权清单和责任清单》;根据省级公共服务事项目录筛选出57项乡村两级公共服务事项,结合我县乡镇实际于2020年10月28日印发了《临武县乡(镇)村(社区)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目录》的通知(临政办发〔2020〕12号);于2020年11月18日印发了《临武县乡镇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通知(临政办发〔2020〕14号)文件;2021年5月印发了《关于赋予湖南临武工业园区管委会行使县级有关权限的通知》(临政办发〔2021〕9号)文件,采用直接赋权、委托行使、服务前移、审批直报四种赋权方式赋予湖南临武工业园区管委会行使县级有关权限107项。三是措施到位,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2019年以来我局每年对各部门开展案卷评查,聚焦行政执法源头、过程、结果等关键环节,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切实增强行政执法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透明化。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备案审查制度。坚决杜绝“以罚代刑”和“有案不移”等现象发生。同时,加强行政执法主体和行政执法人员管理。2019年11月我局积极组织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参加考试256人,通过考试人数90人。2020年10月组织全县168名行政执法人员参加执法资格电子化考试,通过人数达56人,同时完成换证人次64次。

  2.提高规范性文件法制审核质量和效率,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一是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备案审查制度。2019年以来至今,我局对以县委、县政府名义下发的234件文件进行了合法性审查,并在去年的基础上对规范性文件的审核程序及内容进行了调整改革,确保每份规范性文件在进行合法性审核时均能达到全面性审查、针对性审查。如审核出台《临武县矿业转型绿色发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临武县进一步加快招商引资,推进“开发崛起”的政策措施》及临武县碳酸钙产业园建设项目、舜泽园安置小区建设项目集体土地征收与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能具体解决问题的规范性文件,为临武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驾护航,为重大产业发展提高了法律政策保障。强化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备案审查等制度的落实。2019-2021年向市司法局、县人大报备政府规范性文件46件。规范性文件报备工作及时率、规范率达100%,有力维护了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

  二是及时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2019年以来,按省政府司法厅、市司法局的要求开展规范性文件的专项清理共计6次,完成了全面清理和专项清理工作。如进行涉及与民法典内容相冲突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涉及长江流域保护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关于涉及风光、文旅、矿产等资源合作开发协议的规范性文件清理等。

  (四)大力夯实基层基础,积极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全面启用12348湖南如法网人民调解信息管理系统平台,进一步加大了人民调解员培训力度。针对道路交通、征地拆迁、医疗纠纷、疫情期间矛盾纠纷等当前热点难点问题,整合全县专业行业调解力量,抓住主要矛盾重点调解。2018年以来,全县各级调解组织积极参与调处民商事务矛盾纠纷,为维护临武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扩大人民调解组织覆盖面。全面推进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进程,巩固已形成的以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导,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基础,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为触角的多层次、宽领域、规范化的新时期调解组织体系。

       2.推进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完善矛盾纠纷化解移转衔接。加大与公安、法院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积极完善诉调对接模式,创新调解方法和机制,把矛盾纠纷排查“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把“事后被动处置”变“事前主动预防”,把纠纷矛盾解决在诉前、化解在基层,切实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升级,营造和谐稳定的营商环境。

      3.完善建立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创建,共同化解矛盾纠纷。目前,已建成道路交通、医疗纠纷、婚姻家庭、环境保护纠纷、劳动保障、金融消费纠纷、征地拆迁等8个行业性专业调委会,有效拓宽了涉企矛盾纠纷化解领域范围。同时,从不同行业领域邀请、聘请调解专家,建立涉企调解专家团队,为企业开展人民调解咨询服务,宣传人民调解知识,解答企业员工疑惑。

  4.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力度 ,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动态管理。组织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对辖区企业开展“拉网式”排查,将民营企业矛盾纠纷作为重点,坚持日常排查与专项排查相结合,在矛盾纠纷出现苗头的早期主动介入,对于重大排查案件采取实时管控,全面掌握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矛盾纠纷和隐患苗头,以保证第一时间掌握纠纷情况和不稳定因素,及时进行矛盾化解,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营商环境。

  (五)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践行司法为民理念

  1.优化民营企业法律服务。组建了23人的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民营企业律师服务团,帮助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健全管理制度、防范法律风险、化解矛盾纠纷。2018年以来,共为35家民营企业开展了法治体检,出具《法治体检意见书》24份,提出意见建议100余条。

  2.强化法治宣传引导。组织全县律师、法律工作者深入开展“送法进企业”和“遵法守法,携手筑梦”公益法律服务宣传活动,为企业及员工解决各类法律问题。2018年以来,全县共开展“送法进企业”等活动8次,开展法制讲座12场次,接待解答企业及员工各类法律咨询480余人次。

  3.组织律师开展法律服务面对面进企业活动。主动走访相关企业,切实为他们解决在发展上遇到的法律纠纷,及时了解需求,有针对性开展服务活动,为项目落地临武提供法律保障。让企业“走得进、稳得下、做得久”,不断促进临武市经济健康发展。

  4.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迅速激活企业发展动能。开展疫情期间企业复工复产专项行动,开展依法防控、依法复工复产督导、服务和宣传工作。组建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团,对因疫情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法律服务收费实行减、免、缓。

  5.积极开展公证行业专项治理活动。制定了《临武县公证处工作规范》,组织公证人员学习《民法典》等法律新规,提升公证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成立了公证行业专项治理整顿小组,努力提高公证工作公信力。同时拓展公证业务,开通公证“绿色通道”。

  6.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对农民工讨薪或企业纠纷开辟“绿色通道”, 坚持优先受理、优先指派,目前已办理各类农民工讨薪案4件。为我县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提供了良好法治保障。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目前全县没有统一的行政执法公示平台。一是绝大多数单位的行政执法单位对执法办案情况也局限于本系统平台公示或政府门户网,无法实现全县行政执法情况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二是法律专业人才少。法律专业人才欠缺,本单位从事政府法律事务工作仅两名工作人员是法学专业,在实际工作中对法律事务工作理解有限,不便于法律事务工作的开展。三是推行部门权责清单难度大。自2019年机构改革以来,原法制办的职能划转至我局。在推行部门权责清单过程中,受制于我局调度工作难、各部门法律专业人才匮乏以及组建专门的法制审核专家队伍较难。

  (二)部分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意识不强,忽视风险的研判与防范。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多数未设立法务部门或聘请法律顾问。送法律进企业开展力度还不够,普法工作不够细致深入,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公共法律服务领域没有形成依法营商的法治思维。一是营商法治氛围营造得还不够。虽然法律服务网络已经建立起来,但对营商过程中法律服务作用宣传不够,没有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根本原因是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二是公共法律服务在营商活动中的作为不够突出。法律服务与营商活动的结合点在于业务需求。目前我县法律服务的业务领域拓展不够,对新的营商环境下工作重点抓得不准,服务方向和服务领域调整不够及时,公共法律服务的作用也就无法展现,真正成为营商活动的法律支撑的作为还没有真正彰显。三是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缺乏。我县的专业律师人才较少,近年虽然我局积极营造法律服务良性环境,引进法律服务人才,并将基层法律服务所作为补充,但仍无法跟上时代对法律服务的新要求。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充分认识全面深化司法行政改革的重大意义,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大的力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创建法治示范县做好各项协调和准备工作。积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作。

  (二)围绕统筹调度,抓好部门协调。加强与省市县业务部门的联系沟通,及时掌握工作重点、调整工作重心,争取工作主动。认真做好规划布局和任务分解,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发挥好各工作小组作用。加强对部门机构的业务指导,发挥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强化服务质效的提升。

  (三)围绕部署落实,用好督导考核。采取随机抽查、专项检查、巡回督导、明察暗访等形式,加强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落实的全覆盖式督查,掌握工作动态,开展好监督检查,用好用实考核监督,统筹推进工作落实。

延伸阅读
当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工作总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工作总结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9-25
工作总结(JobSummary WorkSummary),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就其内容而言,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以下是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总结(合集
2024-09-25
工作总结是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就其内容而言,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台风后工作总结【汇编五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4-09-25
工作总结是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育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9-25
人事局是政府职能部门,英文:Personnel bureau,下设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职务改革办公室、工资股、人事调配股、档案股、人才交流中心、人力资源部等。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人事局和劳动局合并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简称人社局。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4年人社工作总结【汇编五篇】,仅供参
2024-09-25
字面意思是防止发生火灾。在面料深加工工艺中是指一种阻止发生火灾的工艺。阻燃剂主要有有机和无机,卤素和非卤。人人都应注意防火,平时多了解火场逃生知识,保护自己及家人的安全。也就是消除火灾隐患,预防火灾发生。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应急局9月森林防火工作总结集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9-22
工作总结(JobSummary WorkSummary),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就其内容而言,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乡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总结精选五篇,
2024-09-22
工作总结,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总结【汇编六篇】,欢迎品鉴!
2024-09-22
工作总结(JobSummary WorkSummary),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就其内容而言,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巡察工作总结及下一步打算(合集二篇),
2024-09-22
工作计划是个人或组织提出的一定时期内的工作所要达成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与途径。工作计划实际上有许多不同种类,它们不仅有时间长短之分,而且有范围大小之别。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布病宣传工作总结(合集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09-22
  •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