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灯的记忆
提起煤油灯,现在五十岁以上的人都记忆犹新。那时没有电灯,小小的煤油灯, 承载了千百年的照明任务,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才被电灯代替。
听说中国人用豆油灯的时间很长。但我记事时,已用煤油灯了。可能煤油比豆油便宜好用。煤油可到供销社买,灯是用玻璃做的,灯芯可用棉条或棉纸制作。把灯芯穿到用铁片制成的灯头上,放到煤油里就可点燃照明了。
那时生活条件不好,即便是小小的煤油灯,也舍不得多用,一般晚上吃饭时用。女人晚上纺棉花、纳鞋底、做针线时才舍得用。我上完小时,晚上到校上晚自习, 每人要用墨水瓶做一小灯照明看书,班里四十几个人每人一灯。教室里烟雾缭绕,上完自习,每个人的鼻孔里都是黑的。
根据不同用途,煤油灯可分马灯、灯笼等。马灯密封较好,可防风防雨,一般是马车外出晚上照明用。那时大型交通工具就是马车, 经常晚上走路,马灯是必不可少的。灯笼的用途也很大。现在过春节很多人家还挂灯笼,那只是艺术品。过去的灯笼实用价值很高。比如晚上加夜班、喂猪等离不开灯笼,特别是秋后晒地瓜干时,遇上下雨,一家人要提着灯笼到坡里拾地瓜干。
现在都用电灯了,不少家庭还装饰了豪华灯饰,但那时的煤油灯灯头真是小得如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掀起了一股读书热。就是在这小小的煤油灯下,我们读完了当时流行的战争小说,如《红岩》、《林海雪原》、《苦菜花》、《烈火金刚》等。祖祖辈辈的女人们在这小小的煤油灯下,做完了全家人的衣服鞋袜。